【庆国庆 谱新篇】深化医改不止步 让群众更有“医”靠
2024-10-06 15:33:15          来源:桑植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余雅琴 | 作者:庄丹丹          浏览量:21453

桑植融媒10月7日讯(记者 庄丹丹)过去,桑植县的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基层医疗机构设施简陋,高水平医疗人才匮乏,导致许多患者不得不长途跋涉至县城或更远的地方寻求治疗,既增加了经济负担,又延误了病情。特别是对于偏远乡镇的居民来说,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尤为突出。

近年来,桑植县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改革,全面整合县域医卫资源,创新性地组建了桑植县总医院,下设多个院区,实现了行政、人员、资金、业务、绩效、药械的“六统一”管理。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极大地促进了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更推动了医疗卫生资源与人才、技术等向基层下沉,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县医院的医生下乡来给我们看病,我就不用往城里头跑,还免费送药,希望他们下次还继续来。”龙潭坪镇群众唐春凤笑着说道。为有效弥补基层医疗技术力量薄弱的短板,免除群众就医来回奔波之苦,桑植县总医院根据桑植县医疗实际情况,打造“赶集医生”党建品牌,充分发挥党员作用,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最基层。每逢乡镇“赶集日”,桑植县总医院邀请省、市级名医,调动学科带头人,以党建交流、大型义诊、技术指导、法规宣传、健康讲座等形式,为基层群众提供家门口的医疗服务。

“这一模式借鉴了农村传统的赶集文化,将医疗服务带到人口集中、交通便利的集市或村镇,通过定期的‘医疗赶集’,为村民提供面对面的问诊、检查、咨询等服务。”桑植县总医院医务人员吴晓雪表示,老百姓一听到这样的活动都能积极地参与,说明“赶集医生”这个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切实地为老百姓带来了便利,自己很荣幸能参与其中。

在推进医共体建设中,桑植县还注重夯实基层医疗的硬软件基础,通过改善就医环境、增添先进医疗设备、新建科室等措施,显著提升了各卫生院的整体诊疗服务能力。“不出远门,在家门口就能做CT检查,真是太方便了。”年近古稀的覃婆婆因颈部肿胀和腹痛腹胀,原本需到县城做CT检查,但因距离远、交通不便而一直未去。现在,她在陈家河镇卫生院就能顺利完成CT检查。陈家河镇卫生院作为医共体试点单位之一,先后被投入设备、物资380余万元进行改造升级。经过改造升级后,该卫生院已拥有全自动生化仪、CT机、彩超等先进医疗设备,并配置了标准化无菌手术室、内科抢救室等基础设施,为群众提供了更加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

“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仅腹腔镜手术就开展了5台,期间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方便了老百姓的就医,降低了老百姓的手术费用。”桑植县总医院民族中医院院区派驻主刀医生刘鹏表示,医疗资源的下沉让这些基层医疗机构能够拥有更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更专业的医疗人才,从而提升诊疗能力。

此外,桑植县总医院还积极派出医疗业务骨干担任管理人员和技术指导,选送医生进修学习,组织专家培训等方式,加强医疗人才队伍建设。同时,实施大学生村医专项计划和“乡聘村用”制度,2024年已招录8名大学生村医,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梯队。

随着医改深入,桑植县的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提升。2023年,县域内就诊率达91.4%,基层就诊率达68.1%,较医改前分别提高了7.2%、16.2%,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明显提升。截至目前,桑植县总医院共向乡镇派出专家5812人次,参与手术1735例,服务门诊人次789200人次,开展健康教育讲座920次,开展“赶集医生”医疗服务100余场次。

从过去的看病难、看病贵到现在的便捷就医、优质服务,桑植县通过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有效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医改之路,需行稳致远。桑植县将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努力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让健康福祉惠及更多百姓。

(一审:余雅琴  二审:杨明  三审:吴明波)

责编:余雅琴

来源:桑植县融媒体中心

时政报道
视听桑植
时政报道

  下载APP